科学实验:实证"气态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是形成雷电的根本原因"

Main Author: 杨林
Format: Article Journal
Terbitan: , 2021
Subjects:
Online Access: https://zenodo.org/record/5194099
Daftar Isi:
  • 根据三元平衡定律的相关理论,对形成雷电原因的推导,最后得出的结论“空气中的气态水分子之间的距离的变化,是形成雷电的最根本的原因”。而导致空气中水分子之间距离变化的因素,则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温度的变化导致气体的热胀冷缩,另一个则是气压的变化形成的气态水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。本实验通过对密布容器内部的空气压缩和减压,以实现空气中水分子间距离的变化,然后通过仪器测量密闭容器中的空气是否会突然带电或着电压变化。 形成雷电的前提条件是,天上的云需要携带足够多的电荷。然而如何才能使天上的云携带足够多的电荷呢?虽然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也给出过不少种解释,但是这些解释却很难有绝对的说服力。天上的云突然携带大量电荷而形成雷电,这其实是一个很难通过传统物理理论来解释的一种现象,因为云所携带的这些电荷其实并不是之前就形成的,而是空气突然的温度变化,空气中的水分子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,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形成的带电现象。本篇论文也将简单的通过“三元平衡定律”来解释“物体携带电荷”的本质。 三元平衡定律::https://doi.org/10.5281/zenodo.4659381